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影響東亞文化五百年。一代大儒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在今天正受到史無前例的追捧。那么,在當今時代,其思想都有怎樣的價值呢?

9月12日,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貴州省孔學堂發展基金會主辦的首期“孔學堂學術工作坊”舉行,邀請到來中山大學、復旦大學、貴州大學、貴陽學院及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和寧波市王陽明文化研究促進會等的陽明學研究領域專家,圍繞“陽明心學的當代價值”這一主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顒佑芍猩酱髮W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禪宗與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馮達文主持。

教授、全國政協委員王秦豐認為,在當代社會中,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特別是致良知的理念,對每一個人的修身具有很大幫助!盀槭裁?這個理念本身有形而上的意義,也有形而下的操作,是本體論,也是功夫論。而要修身,必須有形而上的理解,更要有形而下的功夫!被顒又,王秦豐分別從“致良知”、“誠意”、“知行合一”三個方面進行闡釋,他認為,“良知”是修身的本體,“誠意”是修身關鍵,“知行合一”是修身的路徑。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特聘教授何俊結合陽明心學產生的歷史背景表示,這一思想的主要價值,其實在于重新啟蒙,“喚醒人的主體性,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主人,避免把別人的腦袋安在自己身上”。同時,何俊也認為陽明心學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讓人動則站在道德高地,以個人價值判斷和要求他人,從而導致師心自用和懸空思考。


中央臺辦原副主任、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葉克冬結合不同時代對待陽明心學的態度,認為當前應該學習王陽明思想理論上敢于挑戰權威,追求真知的大無畏精神;學習他善于思考、潛心專研的治學態度,以及知行合一、學而行之的務實作風。寧波市王陽明文化研究促進會會長、寧波大學特聘教授陳利權從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角度,闡述了“陽明心學是佛教中國化發展的完成”的觀點,以及當下傳承和弘揚陽明心學的意義。



此外,貴陽學院陽明學與黔學研究院院長趙平略結合當前社會的實際,認為知識分子需要一種責任感,對國家和民族的擔當,以及面對權力失誤時,作為知識分子的個體該如何選擇。貴州大學陽明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明從王陽明在貴州的歷史出發,分享了一代大儒的“貴州經驗”,那就是文化的教化、民族的融合和邊疆的鞏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李萍,則從歷史社會變遷及倫理學的角度,分享了克服“教育和約束別人”的為己之學的意義。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索曉霞表示,此次學術工作坊的開展,專家學者們不僅分享了自己的深刻見解,更在方法論上帶來了更大的視野,從更大的時空觀來思考陽明心學,用一種世界文明的眼光來研究陽明心學,不僅角度新穎,而且見解深刻,富有啟發意義。她表示,2020年起,孔學堂高等研究院將以“學術工作坊”的形式,每年邀請國內專家學者,以陽明學為主要內容,通過系統、廣泛的學術討論,充分、深入挖掘陽明思想的當代價值,著力推動陽明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來源:天眼新聞 記者:趙毫 圖片: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