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一場特別的捐贈儀式在孔學堂舉行。龍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平坡苗族畫師們繪制的《苗鄉百年·百米長卷》捐贈給孔學堂,作永久收藏。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索曉霞,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肖立斌,中共龍里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統戰部部長楊貴麗,龍里縣洗馬鎮黨委書記蘭予,孔學堂入駐專家代表、四川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謝幼田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儀式。

《苗鄉百年·百米長卷》繪畫集錦
《苗鄉百年·百米長卷》是龍里縣洗馬鎮平坡苗族畫師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別繪制的百米苗畫,于2021年創作完成。作品分為10個篇章,描繪了中國共產黨帶領苗族同胞從舊社會的苦難歲月到新時代幸福小康生活的奮斗歷程。作品完成時,引起央視等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更讓大眾透過歷史悠久的苗族藝術,感受到貴州苗族同胞的新生活新面貌。

《苗鄉百年·百米長卷》捐贈儀式現場
那么,如此寓意深刻而珍貴的百米長卷為何要捐贈給孔學堂?這背后源自一段在鄉村振興路上守望相助的故事。
緣起:一次偶然的觸動
一直以來,作為貴州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貴陽孔學堂始終把挖掘藏于貴州山鄉的“寶藏”作為其工作的重要部分。就在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孔學堂將視角瞄準了離貴陽市80千米外的龍里縣洗馬鎮平坡村。

龍里縣洗馬鎮平坡村
平坡村地處黔南州龍里縣最北端的洗馬鎮兩岔河西岸,于1995年被命名為“黔南州苗族農民畫藝術之鄉”,2018年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貴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數百年來,苗族畫師們始終遵循著“畫山畫水畫自己,畫天畫地畫生活”的創作法則,在服飾、墻面、紙本上以特有的圖式描繪著民族的過去與當下,被譽為活躍于畫面上的苗族史詩。

平坡苗畫《割油菜》(作者蘭興芝)50x50cm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幾幅平坡苗族農民的繪畫作品,夸張的造型,鮮艷的用色,獨特的符號表達,豐富的內容呈現,畫中洋溢著的熱烈、自由、奔放、天真,深深打動了我們!辟F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索曉霞告訴記者。

墻上都是畫師們的畫作
隨即,孔學堂組織了一個考察小組到當地深入調研?疾煨〗M看到,當地苗族畫師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農忙時要下地去種玉米、插秧、收刺梨,農閑時他們就拿起畫筆畫畫。他們不僅在紙上畫,還在村里的墻上畫。寨門旁的墻上畫滿了盛裝歡迎客人的村民,廣場的墻上畫滿了12個月平坡節日的民俗場景,村中的主要道路旁畫了扶貧隊員送豬到村,村民迎接的情景......

平坡村村民耕種的場景
不僅有展示新生活新面貌的畫作,當時正值全國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畫師們創作了一組抗疫圖,用苗族繪畫中表達吉祥和惡魔的象征符號,展示人類向這場疫情發起抗擊和必勝的決心,畫面直觀而富有張力,通過古老的苗族藝術講述著新時代的故事。這些畫作觸動了考察小組的心。

平坡苗畫-抗疫圖
經過深度調研,考察小組了解到,平坡農民畫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熱鬧過一陣子,有的作品入選全國農民畫展,有的作品被博物館收藏,媒體也曾經報道過。那時,有80多人在畫,現在只有20余人在堅持,人越來越少。不少村民選擇外出打工,因為畫畫時間長,價格也不高,沒有打工賺錢來得快。

平坡苗族畫師繪畫
但在與這群村民的朝夕相處中,考察小組感受到了他們依然想繼續畫下來,想把這份技藝傳承下去的渴望。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顧問王碧蓉回憶起當時考察的場景:“當時到畫師家做客,有七八個60歲左右的苗家婦女在等我們,她們每人的手中拿著一卷畫,一張張徐徐展開,瞬間驚艷了大家。雖然她們不認字,她們不會書寫,但這并不是影響她們與生俱來的繪畫天賦,她們把苗繡蠟染的圖案創新轉換到紙上再到墻上!

平坡苗畫《牛背上的歌聲》
從偶然發現的被打動,到實地調研后的被觸動,懷著對平坡苗畫,這塊藏于深山里的“活態寶藏”的敬重,孔學堂經過實地考察和科學研判,并與龍里縣積極取得聯系,在2020年為貴州省龍里縣洗馬鎮平坡村啟動了“四個一”文化扶貧工程。
展開:“四個一”堅定落實
如何讓這群深山里的畫師繼續畫畫并讓更多年輕人愿意留下來傳承這項技藝,如何讓平坡苗畫能被更多人知曉和喜歡,如何讓這些苗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被充分挖掘?


2020年,“生命禮贊的樂天派——平坡苗族繪畫展”在孔學堂舉行
孔學堂制定的“四個一”文化扶貧工程:向龍里縣平坡村苗族村民收購一批苗族繪畫作品助其增收、拍攝一部專題宣傳片、編制一本精美畫冊、舉辦一個平坡苗族繪畫展覽。既是通過孔學堂的傳播平臺和學術資源,為平坡苗畫走出深山和傳承發展加檔提速。

孔學堂為苗族畫師搭建起與大眾交流的平臺

畫師們看著自己的作品被展覽,臉上露出的笑容
2020年起,孔學堂向龍里縣平坡村苗族畫師們購買了上百余幅畫作,直接幫助當地村民增收。這批畫作在隨后舉辦的《生命禮贊的樂天派》平坡苗族繪畫展進行展出,并制作成精美畫冊便于傳播交流。同步策劃平坡苗族繪畫線上展覽以及專題片,通過孔學堂中英文網站、官方微信等平臺,面向更多網友展現平坡苗族燦爛的歷史文化和美好生活的幸福圖景。

線上推介平坡苗畫
不僅如此,孔學堂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人文的一天”品牌活動特增設平坡苗族繪畫體驗課程,以孔學堂品牌活動的影響力,吸引更多青少年親身感受平坡苗族畫的豐富色彩和生動圖案,在開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同時領略平坡苗族繪畫的魅力和意蘊。

“人文的一天”品牌活動特增設平坡苗族繪畫體驗課程
隨著“四個一”文化扶貧工程的逐一落實,平坡苗畫在眾多業內外人士和專家學者得到了廣泛關注。在生命禮贊的樂天派——平坡苗族繪畫展出的作品中,有10幅作品特邀參加中國美術館“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21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8幅作品代表貴州民族民間繪畫參加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辦的“2020年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文博會”。

平坡苗族繪畫走進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文化博覽會
2022年,由貴陽孔學堂推薦給中國美術館館藏的3幅平坡苗畫作品入選“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貴州平坡苗族繪畫又一次登上了中國最高藝術殿堂。

10幅作品特邀參加中國美術館“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此外,展覽分別走進深圳美術館、常州西太湖美術館巡展,深圳美術館和劉海粟夏伊喬美術館各永久收藏5幅作品。上海玻璃博物館攜手上海出芒文化傳媒主辦的《生命之光——平坡苗族繪畫展》和“照見生命的那束光”女性專題討論會。

上海玻璃博物館《生命之光——平坡苗族繪畫展》展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先生在貴陽孔學堂演出時,在排練百忙之余,也參觀了在孔學堂展出的平坡苗畫,他說平坡苗族繪畫中的某些畫面似乎都帶著音樂符號,如同康定斯基有樂感的繪畫,可以聆聽。

譚盾先生在孔學堂欣賞平坡苗畫
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美術史論家陳履生先生曾在2020年親自參觀了《生命禮贊的樂天派》——平坡苗族繪畫展,并到平坡村對這群苗族畫師和他們的畫作進行考察調研。他在美術報發表題為《從印染織繡到紙上再到墻上》的文章中,贊揚了平坡苗畫是具有獨立欣賞意義的繪畫!懊缱瀹嫾乙愿鼘掗煹囊曇皝肀憩F自己的生活,同時,還傳承了傳統的漁獵社會表現生產生活的很多方面,這種創造性的轉換是超越藝術表現空間的拓展。其中表現干部下鄉扶貧以及駐村干部這些新的現實題材,成為他們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新的表現!

陳履生先生在2020年參觀了《生命禮贊的樂天派》——平坡苗族繪畫展
期盼:在鄉村振興路上守望相助

洗馬鎮鎮長張楠,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研修部部長龍華作為雙方代表簽訂協議
時間回到當下。此次《苗鄉百年·百米長卷》捐贈儀式上,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與龍里縣洗馬鎮政府簽訂了“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修基地調研點框架合作協議”。該協議確定,未來雙方將進一步通過課題研究、學術咨詢、公益講座、圖書出版、考察調研、采風創作等多種形式展開合作,旨在充分發揮和整合孔學堂的平臺、文化和學術資源,服務地方文化建設,拉動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

龍里縣洗馬鎮黨委書記蘭予
這次協議的簽訂,不僅是孔學堂與洗馬鎮平坡村兩年來深厚情誼的見證,更是雙方攜手鄉村振興路,砥礪共前行的新起點。龍里縣洗馬鎮黨委書記蘭予告訴記者:“從2020年與孔學堂結下情緣,孔學堂一直給予我們平坡苗畫許多建設性意見,也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傳播平臺。希望通過這次合作,我們能進一步深挖平坡苗畫的精神內涵,吸引更多人到平坡參觀旅游和體驗,推動苗畫的傳承與保護!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索曉霞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索曉霞表示,中國本土民間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孔學堂推廣本土民族民間繪畫,是我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義不容辭的責任。平坡的苗族畫師和苗族繪畫藝術是活著的文化的群體,是活著的傳統,希望通過雙方的推動、扶持和保護,讓這個貴州山鄉里的“寶藏”得以煥發新生機,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成為小而美、美而特的文化振興鄉村的典范。

作者:田鈺琳